——訪孟加拉國達卡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沙姆薩德·莫圖扎
本報記者 章念生
2025年10月23日08:32 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
222
點擊播報本文,約
![]() |
“‘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’‘老虎蒼蠅一起打’,習近平主席對反腐敗的論述給我留下深刻印象。”孟加拉國達卡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沙姆薩德·莫圖扎接受本報記者採訪,談起自己閱讀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》的心得時感慨道。
2013年,莫圖扎曾作為外交官配偶在雲南昆明滇池邊居住。“在中國的所見所聞,加上對習近平主席著作的閱讀學習,讓我深刻體會到中國正走在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上。”莫圖扎認為,中國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,並使其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強大力量,為全球南方國家帶來啟示,“像孟加拉國這樣的新興經濟體,應為其文明歷史感到自豪,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。”
過去10多年,莫圖扎曾數次訪華。2024年赴昆明參加雲南大學舉辦的孔子學院理事會會議,並出席在廣州舉辦的教育會議﹔2023年率學術代表團訪問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,為達卡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的成立而奔走﹔訪問河南省鄭州西亞斯學院,出席關於女性賦權的會議……“這些訪問讓我對中國社會發展、脫貧攻堅等成就的理解更為深刻。在繁華的購物中心,在居民們晨練的公園,在人們舉家出游的旅游景點——喜悅和自信的表情都寫在中國民眾的臉上,這都是中國現代化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體現。”莫圖扎說。
“如果說中國的治理經驗對我們有所啟示,那就是偉大的國家不是靠口號建立的,而是靠有效的制度和充滿自信的人民建設起來的。”莫圖扎表示,“孟加拉國應當學習借鑒這些經驗,保持開放的心態,加強與中國在各領域的務實合作。”
“中國在孟加拉國的投資遍布道路、橋梁、港口、電力等領域,這些發展項目極大支持了孟加拉國基礎設施的發展,吸引了當地專家和工人的參與,並為未來孟加拉國的繼續發展打造了一支人才隊伍。”談及孟中合作為孟加拉國帶來的變化,莫圖扎以中企承建的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項目為例說,“大橋開通后,農民們能更高效地運輸農產品,大橋連接的城鎮經濟活力也日益增強。”
在莫圖扎看來,真正的互聯互通除了道路和鐵路等“硬聯通”,還需要以“心聯通”不斷凝聚合作共識。“我在中國校園遇到許多充滿活力、求知欲強、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生。”莫圖扎表示,未來兩國應繼續加強青年之間的交流與互動,“分享故事是構建共同未來的最佳途徑。開展電影、音樂合作,舉辦青年論壇,推動兩國文學作品互譯等,都是拉近彼此心靈、促進交流合作的良好方式。”
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10月23日 03 版)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